來源:人民網健康
近日,北京中醫藥大學《系統中醫調治與中醫健康管理》課題專家論證會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召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山東中醫藥大學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學者與會研討,由北京中醫藥大學馬淑然教授主持課題組專家學者們就系統中醫調治的定義、研究目的、學術成果轉化以及系統中醫調治在中醫大健康行業的應用等議題展開了專家論證和研討。
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處處長丁霞對國醫賦能健康產業管理公司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課題的立項和開題論證會的舉辦表示祝賀,同時表示北京中醫藥大學科技處將積極提供更多的服務,支持項目的推進。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科研副院長王勇教授致辭并表示,系統中醫調治與中醫健康管理”課題具有很強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希望國醫賦能企業和在座的專家能深入探討交流,積極參與到課題的各項工作中來進行系統研究,期盼早日出成果,打造特色,并做好課題成果的應用推廣。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監測統計中心項目監管處鄭亞峰處長指出,開展“系統中醫調治與中醫健康管理”的課題研究和成果轉化應用是積極踐行實現3個100重要指標的生動實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監測統計中心已經啟動了相關工作,希望雙方加強溝通和交流,建立合作,為進一步促進中醫藥傳承和創新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中醫系統論創始人、山東中醫藥大學祝世訥教授就系統中醫調治的定義給予了學術指導:系統中醫調治是系統中醫學的臨床防治原理,遵循人的生命健康復雜特性和規律,貫徹系統科學的原理,基于中醫系統論的理論和方法,從人的生命健康復雜性入手,系統診察和調理人的健康與疾病的一種系統性中醫調治方法。祝教授強調:系統中醫研究的是人的生命健康,不是人體的疾病問題,系統中醫調治是從生命的“過程流”來認識養生、健康、未病、欲病、已病、愈病規律,強調人的生命整體性、天生人的規律性、自組織的內秉性,并體現在系統診察和防治的思路和方法中。
經過專家們認真嚴謹的討論,專家們一致認為該課題是以“系統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的創新課題,開創“系統中醫調治”是首次將“系統中醫學”理論研究成果推向了中醫臨床的實踐與應用,這是學者的追求,也是中醫發展的必然,將會為現代中醫診療服務提供一種系統的診察思路和有效的調治方法。
研討會結束后,國醫賦能總經理張慶先生表示,將以此次與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開發和研究 《系統中醫調治與中醫健康管理》課題項目為契機,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立足中醫藥大健康,通過“系統中醫調治+互聯網醫院+中醫健康管理”的商業模式,將系統中醫調治的防治原理和方法推廣應用到中醫大健康行業,把中醫學的特色和優勢發展到現代水平,為現代中醫診療服務提供一套行之有效而又系統化的全新中醫診療思路和調理方法,更有效地防治疾病,為生命健康賦能,為中醫藥大健康傳承創新發展賦能。